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4章 《苏州访谈录》 (第3/7页)
、番茄种植技术、水力织布机等,都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有利益的驱使,江南的商人,都想尽法子,从张准这里得到先进的技术。结果,每天,苏州的沈家门口,都是门庭若市,令人叹为观止。 张准抓住这个机会,干脆在沈家,建立了一个接访小组,专门解决有关技术上的问题。只要是有需要的人,只需要核实身份以后,都可以向张准当面提出问题。张准会尽量的予以解答。但是,仅仅局限于纯技术的问题。非技术性的问题,就不要来问了。 敏感的人们,都潜意识的感觉到,这是他们最后面对面和张准交流的机会。一旦张准登基为帝,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影响,他绝对不可能和一般的百姓,这样经常的面对面接触了。皇帝的身份,还是比较麻烦的。因此,有什么问题的话,必须抓紧时间去问。这可是真正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么店了。 结果,江南的很多手工场场主、种植园园主,又或者是一般的商人、大户人家、有身份的人,只要是感觉有技术上的问题,都纷纷涌到苏州去,请求张准当面解答。甚至,有人在广州府得知了消息,都急匆匆的赶去的。一时间,苏州颇有人头涌动,摩肩擦踵,络绎不绝的态势,当真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因为需要接待的客人相当多,回答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张准每天都要耗费不少的脑筋,才能做出有参考性的解答。他的解答,虽然不能说是十分的尽善尽美,立竿见影,但是,至少是发挥了开启思维的作用的。江南工农业的技术水平,因此获得巨大的提升。 对于部分无法当场解答的问题,张准还专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