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6章 有关国号的问题 (第2/7页)
全部放弃,不现实。估计他就算真的放弃了,别人也不敢接收。弄不好,还以为这是张准针对自己的火坑呢。 取得平衡的根本之道,就是让出部分的皇权。比如说,审判权。比如说,财政权。审判权,张准已经让出去了。让出财政权,就是不再搞内帑了。国家的收入,都全部进入国库。皇帝自己的小金库,数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皇帝没有私人的钱财了,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大量的裁撤后宫了。什么三千宫女,什么十万太监,这些都是不可能继续存在了。或许,张准身边的每个夫人,可以有一两个的侍女。不过,所有的数量加起来,肯定不能超过一百人。 紫禁城那么大的地方,张准也住不起了。每年紫禁城的维护费用,估计就要好几万两白银。这样的支出,张准估计是不愿意的。看来,紫禁城是准备改成公园,向民众收费开放了。至于张准自己的住所,只要有衡王府大小就足够了。 让出财政权的一个很大的焦点,就是加税的权力。以前,只要皇帝喜欢,就可以随意的加税。三饷之类的,就是胡乱收取的。想怎么加就怎么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现在,当然不能这样做了。现在,加税必须获得内阁大部分成员的批准。如果内阁不批准,哪怕是皇帝,都没有办法加税。而且,这个内阁,在性质上,也有了某些改变,对皇权有更大的约束作用。 明朝的内阁,是在六部九卿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更多的是行政执行机构,主要是执行皇帝的命令。在对皇权的监督方面,主要是看个人。如果内阁首辅个人势力比较强,恰好皇帝又比较弱小的时候,才有监督的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