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1051章 台湾岛,是真正的宝岛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1章 台湾岛,是真正的宝岛 (2) (第2/5页)

储备大量的水手,还可以促进民用造船业的发展。有这么多的好处,自然是要拼命的鼓励了。

    在张准的记忆里,台湾岛的周围,是有大量的渔场的。至于具体的名称,他已经不记得了。总之,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又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肯定是非常非常丰富的。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

    这个年代,大海完全没有被污染,鱼类的繁殖,相当的迅猛。发展海上捕鱼业,肯定不会破坏生态平衡,更没有休渔期之类的说法。在未来的一百年间,大海就是无穷无尽的宝库。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将财富从里面挖掘出来。

    此外,台湾岛的粮食生产,也是张准要重点发展的。台湾岛特别适合种植水稻。水稻在这里,可以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从后世的情况来看,台湾岛的稻米产量,是相当大的,即使有几千万的人口,好像也不需要进口多少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张准觉得有必要,让宋应星带领的农业科技发展司,好好的琢磨一下,怎么样才可以让台湾岛的水稻产量,才能达到最高的水平。要选择什么样的品种,进行什么样的规划,才能充分的发挥台湾土地和气候的潜力。

    事实上,宋应星已经做出不少的努力。他按照袁隆平的发展思路,通过不同品种的水稻杂交,已经孕育出了部分高产的品种。在没有农药和化肥的年代,每亩水田单季的水稻产量,能够达到四百斤,已经相当不错。如果可以达到五百斤,算得上是很理想的数字了。

    宋应星培育出来的新水稻品种,在各方面条件都做到最好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每亩六百斤。如果这些新水稻品种,可以在台湾岛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