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_第0539 江东世家之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39 江东世家之殇 (第6/8页)

句,“是耕有所得,还是读有所得?”

    这话问得别有意味,张温看了陆逊一眼,心道这陆伯言过来,果然是与弟妹所说的一样,有所图谋。

    “读有所得,耕亦有所得。”

    陆逊点点头,“我镇守江陵,吴蜀之间,人员物资往来,皆经过江陵一带,故常常听说惠恕与蜀地才俊多有书信往来。惠恕能与才学之士砥砺学问,读书有所得,那是自然之理。”

    说着,眼中闪过精光,凑过身子,轻声问道,“惠恕文章之采,论议之辨,卓跞冠群,已算是世间少见。”

    “能与惠恕书信不断者,定然也是才高之辈,却不知此人比起出使江东的邓伯苗(邓芝)、陈孝起(陈震)、费文伟(费祎)之辈如何?”

    张温深深地看了一眼陆逊,沉默许久,这才说道,“温亦未曾亲眼见过此人,只是神交已久,论及文采,莫说是邓伯苗等人,就是我亦自认不如。”

    陆逊面露惊容,“想不到惠恕竟是这般推崇此人!”

    张温长叹了一口气,眼中露出神往之色。

    “我非是推崇,而是此子确实是才气过人,其文自成一家,不落世俗。日后若真有人能与北方那位文才富艳的曹子建相提并论者,想来也就只有他了。”

    曹子建者,曹植也。

    自孝武皇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一直在思想上占据著统治的地位,所谓的诗赋,只是经学的附庸。

    直至东汉末期,社会动乱,传统的儒学式微,失去了统治地位,文学诗赋这才摆脱了经学的束缚,然后迅速崛起,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建安文学。

    被后世称作“建安文学”的文学运动本就是对两汉经学的一次反叛:“傲雅觞豆之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