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秋色,卜卦 (第3/5页)
因为知晓了宇文雪忙于瘟病之事最后小产让自己又要等些时日才能做到舅父,他心里对即将入京而自己父亲又特意嘱咐过要先去见上一面的和珅多了几分恶感。 对这种听到能入长安做官就屁颠屁颠跑来的朝廷命官,出生便在长安城,姑父是天子,两位表兄一位是太子,一位是楚王的少公爷似乎的确有这份不屑的底气。 八九月的长安城秋风怒号,回到公府的宇文松卸去一身朝服官衣,没有穿什么雍容华贵的锦衣,而是一袭游子打扮,若无家业在身,或许大宁朝的小公爷还真的就负剑出走,离开这座人人趋之若鹜的长安城了。 离镇国公府算不得远的东宫在大宁朝今岁格外有些不同的秋风里显得格外安静了些,太子殿下一如既往为圣上所亲之信之,尽管方孺被贬,但除开疯子,没有人会将这件事想成天子对东宫的警告,抑或是替东宫来调教一下这些口口声声要做直臣的清流新贵。 何况如今太子妃已经怀胎八九月,少不得引人去注意这东宫里每时每刻的动静,长宁殿里母仪天下的宇文云几次请旨出宫来东宫探望自己其实最初谈不上喜爱的儿媳,长宁殿里的能做事的奴婢几乎都被打发来伺候太子妃的饮食起居,唯恐东宫笨手笨脚被姜筠儿惯得不成体统的奴婢怠慢了大宁朝太祖皇帝的儿孙。 身为太子妃母族的德国公府更是为此事忙得前仰后合,五军都督府的天下军务和为东宫寻觅天下圣手的接生婆比起来显得有些不值一提。 德国公姜楷的弟弟姜韬已经让姜家在北地各道的门生故吏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