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 第1514节 (第3/4页)
并感染。 这种情况虽然有,但是并不普遍。 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乙流的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 高热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只不过,超过40度以上的情况并不算多。 患者身上最可能出现的,就是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 当然,也有患者形容乙流,是疼到骨子里的那种。 当然,对于当今临床医学来说,针对乙流的药品很多,治疗效果也是非常理想。 一般使用金刚烷胺为m2离子阻断剂进行药物治疗。 而所谓的支原体感染,本身并不属于病毒范畴。 支原体本身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之间。 支原体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相当大。 一旦流行性感冒结合了支原体感染的话,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一些。 最好住院观察治疗。 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本身的潜伏期也较长。 当然,对于现代临床医学来说,支原体肺炎虽然病程较长,肺部病变较重,炎症吸收较慢,但绝大多数预后都是良好的。 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支原体起病缓慢,潜伏期2-3周,病初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2-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常达39c左右,可持续1-3周,可伴有咽痛和肌rou酸痛。 “陆副院长,这段时间程主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