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5/8页)
关注餐厅周的人群大都是有一些高端餐饮消费经验的,抱着以薅羊毛的价格吃fine dining的目标而来,带着他们挑剔的嘴巴和精明的钱包。平均五百元一位的饭被他们戏称为“穷鬼套餐”,但对餐厅的要求并不会因“穷”而降低。 在餐厅周往年的活动中,也曾有几家店原本不温不火,做着高高吊起来卖的生意,就因为放出“穷鬼套餐”,突然之间多了许多差评,反倒被打落神坛,坏了原本传说中的口碑。更有不少店被批评降价的同时也降了质量,“穷鬼套餐”真成了穷鬼套餐,毫无诚意。 九月初,菜单正式上线,在对月阁待客营业。 丛欣每天一早醒过来,除了看工作群和几大ota平台上的价格铺排,还多了一项固定流程,全网搜索对月阁的评价。如此几次,算法猜到她的心思,她只要打开几大社交媒体软件,就总能在首页推荐上看到相关内容,一时间简直感觉到处都是,有一种真火了的错觉。 但市场传讯部送过来的营销分析报告也是实实在在的,彭聪倩那边真的为这一次推广做了许多,除了放出之前制作的宣传片,还邀请了各种美食达人、生活方式博主、酒店号前来测评,其中几条视频和博文流量可观,很快也有食客的评价跟上,最出圈的一条是:精致却又不癫,融合却又踏实,亲切却又惊喜,不依靠进口食材作为噱头,不以高溢价贩卖逼格。 诚然一家餐厅的好坏靠的是食物的口碑,但在口碑起来之前,人,终归还是最好的宣传点。所有那些宣传当中总要提一笔对月阁的三位chef,尤其是时为,顺带营销一把他的蓝带出身,米其林cdp的履历,以及,颜值。 有网友评价:chef有种淡淡的厌世感,偏偏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