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日常_分卷阅读27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1 (第1/4页)

    讲道理的话;这番话已经从出身、功绩和人品三个方面,全方位否定了胤禩和平上位的可能性。金口玉言,连洗都没得洗。

    而且现代人尚且讲究骂人不带父母,更别说讲究礼法孝道的古代了。康熙这嘴的确是有点毒。

    果然对比产生幸福感,绣瑜稍微平复了心跳,反身回了永和宫,自有一番安排不提。

    一夜大雪,第二日清晨,康熙在乾清宫东暖阁的龙床上醒来,望着头上绣着日出云间山河叠嶂图的明黄帐子,静静出神。窗外天色仍旧漆黑,他明明精神疲倦到了极点,却始终无法入睡,耳朵里嗡嗡作响,一闭上眼睛,昨日十四那段话又浮现在脑子里。

    九阿哥说“不应牵连无辜妇孺”,被他打了一巴掌。他问十四可曾后悔,明明好心递个台阶,指望对方求饶告罪就罢了。这混小子,居然昂着头朗声说:“自古处庸众之父子易,处英明之父子难。酒后的疯话可以定罪,窗纸破洞一样可以定罪。疑心即罪,儿子自知冒犯了您,悔过求饶又有何用?唐太宗汉武帝都做过的事,只不过今天轮到我们家罢了。”

    他这话刚好戳中康熙两桩隐痛。

    因太子酒后那句“古今天下岂有三十年的皇太子”,父子俩几乎走到刀兵相见的地步。夜半梦醒,康熙何尝没有后悔过?他又何尝不知,老大跟太子不合,大阿哥所告太子半夜潜入烟波致爽殿偷窥一事未必是真。因此责怪胤祥,实在牵强。

    疑心即罪,这话说得一针见血。

    只是他大权在握了一辈子,英明神武的话听了一辈子,如今却当着群臣的面被一个黄口小儿暗讽指责。连唐太宗汉武帝听信谗言,误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