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桥 (第4/6页)
几条乌篷船充当背景,船夫都是真正的本地船老大,只是换了民国时代的服装。 顾庭静等人沿着青石板路走到取景地,只见两岸旧屋林立,一条小河潺潺向东流去,一座石桥弯弯地拱在河面上。 水上泊着乌篷船,饰演船家女的女演员立在船头,对面街上的群众演员也已经各就各位,所有机器和灯光都已经布置完毕。 顾庭静微笑问道:“小少爷呢?” 负责这场戏的副导演答道:“小少爷在对面等着开拍。” 顾庭静说道:“那就开始吧。” 副导演连忙归位指挥。啪的一声,场记板打响了,整个场景登时活了过来。 满载货物的乌篷船你来我往、东划西划,对街的群众演员开始行走闲逛,小摊贩们不停吆喝,一副繁华人间气象。 顾庭静站在这边岸上,斜斜仰望着那边的桥。 长袍马褂的路人三三两两,在桥上来回走动。慢慢的,一个年轻人从中间踱步上来。 他穿着白色衬衫和米黄色格纹西装背心,底下是米色长裤,西式学生打扮和小镇上的人格格不入。 他的表情很烦恼,走得漫不经心,两只手插在兜里,怀表金链荡悠悠垂在胸口。 来到桥的最高点,他转身走到石栏杆前,双臂交叠着搭在栏杆上,抬起一脚,随意地踩着栏杆下方的空隙处。 他上身前倾,面孔稍稍探出桥外,于是大家都看见了他的模样:一张清冷纯净的脸,长眉紧缩,思虑重重。 雾气从他白到透明的脸上淡淡掠过,使他的身影朦朦胧胧、忽实忽虚,好像不属于这凡间。 这时一艘乌篷船从桥洞里钻出来,船家女一手扶桨,一手扶起竹笠,抬头一看,爽朗地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