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1404章 想太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4章 想太多 (第2/5页)

致机枪卡壳。

    上等兵许岳只看到手中的子弹飞快的被消耗,但他却没看到日军步兵遇到弹头的模样,但日军却是看到了。

    那不叫弹雨,应该叫弹鞭。

    一条火红的由弹头组成的可怕鞭子,犹如死神手中的镰刀,在来回收割。

    死神收割的,自然是人的老命。

    战场上中弹的人很多,但并不是说中弹就必死。只要不是当场打中要害或者又有机会手术并顽强的扛过细菌感染关,还是最少有百分之三十的人能活下来的。绝大部分在战场上当场战死的士兵大多是死于炮击伤,被可怕的冲击波轰中的后果其实远比看似能造成血rou模糊的子弹更要可怕的多。

    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后统计都证明,死于炮击的士兵比例远高于死于枪弹下的士兵。这其实也刺激了未来共和国的将领们在未来数十年内都极为固执的坚持自己的大炮兵主义。因为,只有经历过被炮兵统治的战争,才知道火炮的可怕。卫国战争中日军的优势炮火和在北国风雪中和更具炮火优势的美国牛仔的较量,更让他们记忆深刻。

    但这个定律,在今天,被彻底破除。

    原来,还有一种机枪,可以让大炮都膛乎其后。在这种枪下,只有死,几乎没有伤。

    日军只是奔出了五六米,那挺可怕的机枪就开始射击了,几乎是所有的日军都在那一刻被打跪了。

    真不是说他们不够顽强,顶着近十挺轻重机枪的射击,甚至还有可怕的一发就足以将人扫成两截的机关炮的威胁,他们依旧匍匐前进了100多米。他们的坚韧意志和优良的战术水平以及战场执行力让人无可挑剔。就算是做为敌人,对他们再切齿痛恨,中国军人对于日军步兵的训练也是极为认可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