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1270章 一口老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70章 一口老血 (第2/5页)

算在帝国军队内一个步兵联队也才配了2门到4门迫击炮。

    可是,他们送枪炮可以,但绝对没有把弹药一并给搬过来的意思。有了充足弹药,中国人可不就立马就能武装起来一个步兵旅甚至一个步兵师,第一时间来打他们了?八嘎的,这是谁办的蠢事?

    冈部直三郎和寺内寿一都忽略了他们自身民族的一个特性。

    几乎所有的日军单兵战术基本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那是因为他们都拥有同一个东西,日本步兵cao典,里面甚至规定了一个侧翻要翻动多少厘米,拼刺刀时需要关掉保险这样的极其细微的小动作。

    虽然其中也体现出了日本民族的精细之处,但更多的是体现了其民族的刻板。一切都严格遵循条例办事,绝不会超出条例范围。每个人都像是机械零件一样,绝对的服从指令。

    包括他们在娘子关一战中的战术,中国军人们之所以能胜利,也是由于日军颇有些死板的步兵战术。大炮轰完了步兵攻,步兵攻不进去大炮轰,还攻不进去就开始侧面迂回,几乎没有其他的变通。

    如果是搁平原上,这套战术自然没问题,屡屡将没有炮火掩护的中国军队打得大败亏输。可是,在山区,还用这套战术,尤其是还有个早就盯着他们的刘浪在侧,那他们就只能倒霉了不是?

    而这个死板,可不光只是在战场上。包括在执行寺内寿一这条军令上。

    司令部发下的军令是将缴获自独立第39旅除山炮以外所有轻重武器装备装车,这日军负责辎重的也不知道这批武器是干嘛的,他自然也没胆量还要跑去问问寺内寿一大将这装备里包含不包含弹药。

    于是,这位辎重联队联队长就将弹药也当成装备给装车了。冈部直三郎自然也不会去一一检查,于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