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2章 弥补纰漏 (第3/5页)
中有攻,攻中有守”才是防御战的上上之策。 但刘浪这次却又是来了次反其道而行之。两人当然都不会觉得是因为刘团座太年轻,不懂这个战术。 他刘浪在长城一战,先是以工事和日寇的大炮对扛了八天,然后奇兵尽出,一举端掉日军的重炮,这才创下中日战争以来中国最辉煌一战。而这,几乎就是教科书般“守中有攻”的典型战例。 刘浪却是只能无奈苦笑。他之所以不建议第十七师去偷袭并反攻井陉县,不是因为这种守中有攻的战术不对。 曾经的时空中,第十七师趁夜出击,向井陉县长生口方向的日军反击,克复刘家沟、长生口和井陉南关车站取得了不俗战绩,基本达成调动日军打击日军的战略目标。 可是,在这次胜利之中,出了一个纰漏,但因为这个纰漏,却导致了一连串的恶果。最终,2000余官兵战死雪花山不说,雪花山阵地失守,第十七师只能退守第二道防线----乏驴岭。 防守雪花山主阵地的第十七师102团团长张世俊求功心切,擅自率领一支部队反攻井陉县城,但日寇正在此时猛然加强对雪花山攻势。主官不在的102团顿时群龙无首,最终导致雪花山阵地失守。 而正在井陉县攻打日军阵地的第十七师却遭遇到日寇从雪花山山顶发射过来的炮弹。 第十七师组织优势兵力对雪花山进行数次反攻皆死伤惨重无功而返,只能含泪退往乏驴岭构筑第二道防线。而造成此恶果的102团上校团长张世俊则被暴怒中的赵寿山枪决,自知自己理亏的张世俊行刑前一言不发闭目待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