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1346章 抗日名将的忧伤(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6章 抗日名将的忧伤(2) (第3/6页)

  只是,刘浪终究还是一个两世加起来都只是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思维虽比他这个年龄段绝大多数人都要老辣,但终归还是有年轻人自身固有的特点,他的血还未完全冷,还未学会冷酷无情的将自身利益放置于友情之上。

    没想到,那个和自己在北平谈笑风生的北方军事第一人的另一面竟然如此狠辣,十数年战友间的情谊,在个人利益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也难怪这位抗日名将会如此心寒,自北平脱身便一路南下,宁愿只身来南京请罪也不愿回第29军担任军职了。

    被自己的上司兼战友坑了一把倒还罢了,但最令他眼前这位伤心落泪的,恐怕还是全国上下铺天盖地的一片骂声了,那对于20岁即加入同盟会投身于“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轰轰烈烈民主革命的张中将来说,绝对是一个极为致命的打击。

    刘浪知道,七七事变后,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第29军大部在宋哲元的带领下退出北平,但国府依旧还抱有侥幸之心,希望通过谈判来挽救北方之危局。在全国上下汹涌澎湃的抗日浪潮下,由南京至北方的一道密令抵达宋哲元处,最终却是落到了这位抗日名将的头上。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手下已经只有两个旅五个团兵力的张中将面对已经增兵至十几万的日军重重包围,他能做什么?除了用那点儿可怜的兵力维持北平治安,他恐怕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日军攻陷北平之后不做投降之将,要么死要么逃。不想做阶下之囚的张中将可能没想到,有时候,死反而更简单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