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0章 机关炮与坦克炮的对射(1) (第2/5页)
可是,英勇的战车大队大尉并不知道,89坦克配备的57MM短身管手动火炮别看口径大,但实际上却是日本军工的又一败笔。 当然了,不能怪日本军工专家们太渣渣,这也和他们一直盯着的中国这个对手有关系。 实在是,中国这个对手,太弱了,弱到基本上就没有坦克。目标中的敌人都没坦克,那坦克炮拿来做啥子?本着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的想法,日本军工设计师们给看似强大的57MM坦克炮设计出了近距离摧毁机枪火力点、土木工事,压制步兵火力等功能,绝对的步兵好帮手。 战斗理念还存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从未将坦克车当成一个主力兵种来看待,坦克车不过是辅助步兵军事行动的一种武器罢了。 在战争前期,这种战斗理念无疑是成功的。他们面对的,是最多只拥有迫击炮、山炮、战防炮的中国军队。别说89式中型坦克,就是94式95式主要用于侦查型的迷你小坦克在中国,几乎都是横行无忌。 除了在东南战场淞沪会战中,偶露峥嵘的37毫米第三帝国制战防炮给日军的坦克找了点儿麻烦,在华北战场,除了毒气,坦克车几乎就是压垮中国人顽强抵抗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无败绩。 这也导致了1937年日军研制定型马上就要投入大量装备部队的97式中型坦克依旧采用这个理念,57MM短身管火炮依旧是他们不二的选择。步兵好帮手,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 在中国的战场上已经证明,中国人习惯于堆起的沙袋等土木工事基本都不是57MM炮的一合之敌,如果一炮不行,那就来两炮。 包括愤怒的司本浩男在内,日军坦克手们都拥有一个强大的信念,在帝国战车的怒吼下,中国人这些抵抗最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