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968章 论战(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8章 论战(2) (第3/5页)

而得名。

    张果老赶的驴车都翻覆了,可见乏驴岭是多么陡峭险要的处所。所以,自古以来,华北一有战事,军队就会据守这个关隘。

    《防御纪要》记载:“乏驴岭,戍守处。”自古以来,即有“欲取娘子关,必夺乏驴岭”之说。因此,若日军要进攻娘子关,那乏驴岭是日军志在必得的要地。而赵寿山的第十七师退守此处,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跟日军恶战一场,决不可能全身而退。

    当然了,刘浪亦深知第十七师以一师之力独守两大要地其中之奥妙。一来,以赵中将马首是瞻的第十七师有决心报国的愿望;二来,却是光头校长某些不可名状的小心思。

    很简单,西北军不仅是杂牌军,更是发动“西安事变”将其囚禁的“元凶”,迫于世人的压力在回到首都之后光头大佬只是将两个始作俑者分别幽禁并将第十七路军缩编,但对两军愤懑之心犹在。

    所以,此处战场,第十七师只能以一师之力硬抗了。防于战场两翼的中央军,是不会给他增援的。

    曾经的时空中,赵寿山师撤出乏驴岭战斗时,已经血战了九个昼夜。第十七师在此役中伤亡惨重,一万三千人的官兵,拼得只剩下二千七百余人。

    这位在战场上带着豪情与悲凉怒写诗篇:“妖氛弥漫寇方张,百战何辞作国殇。士卒冲锋杀敌处,娘子关外月如霜。”的将军一夜之间须发全白,在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一军之将哭得像个泪人,趴在桌子上站不起来。

    他哭他不能继续守卫将士们用生命保卫的阵地,也哭他麾下的三秦子弟再也不能回家。此战过后,陕西户县几乎“家家设灵堂,户户挂白沙”,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