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4章 中华的声音 (第3/5页)
们如何能再守过一夜。遥望千米之外阵地,余心之焦虑与痛楚,谁人能知? 日寇一日一夜之间,飞机、大炮、毒气弹,两个步兵中队轮番上阵,发动攻击竟高达十余次,直至深夜。 但,枪声从未停歇。 11日,五连阵地上响起最后一声枪响,那是我与之连长协商报复性炮击的红色信号弹,昭示着该连已经无法防守阵地。与敌偕亡,那是他们向我发来的最后请求。 余麾下之兵,十有六七亡于此处,吾心之痛,实非笔墨可形容。麾下之兵可死,余亦可死,全团仅余数百之兵即将退往乏驴岭,吾欲率两连之兵为我弟兄护卫退却之路。 生亦或是死,皆无重要。惟愿我中华之兵,终有一天,不用一退再退,前进,前进,除尽倭寇,复我河山。 雪原用已经殉国张上校所留之词做为结语,战士之鲜血,不会白流,终有一日,除尽倭寇,复我河山。” 柳雪原的战地日记现在犹如一个金字招牌,电文一经发出,国内各大报纸纷纷转载。 陷落的北平,虽然日军荷枪实弹穷凶极恶,但在校园在他们目光所不能及的位置,在校园里,在工厂里,学生、老师以及工人们聚在一起,传看着从山西战场传来的战地日记。 尚唯有沦陷的上海租界,南京街头,武汉街头,百姓们纷纷围住报童,从他的报纸袋里“抢”走新鲜出炉的报纸。 “除尽倭寇,复我河山”是那个下午响彻整个中华大地的唯一声音。 嘉奖令从南京军政部发出,传至第2战区,传至晋东战区,传至娘子关前线司令部,传至第17师指挥部。 第17师102团被授予“雪花山钢铁团”称号,全连英勇就义的102团第五步兵连被军政部全军通令嘉奖,全连官兵皆追授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