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1133章 河谷之战(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3章 河谷之战(2) (第3/6页)

很少有机会上战场的二线兵。

    几十具掷弹筒接着炸药包的硝烟偷偷摸摸朝山上攻击,对攻击部队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有两个重机枪小组就是因为打得太过投入,被掷弹筒偷袭不仅小组成员要么牺牲要么重伤,连重机枪都被炸坏了。

    这让两个步兵团长不由都恼怒无比,不约而同的派出了各自步兵营里的精锐射手对战场上的日军掷弹筒兵进行重点打击不说,还拿出了自己看家的家当----迫击炮,追着被发现的日军掷弹筒兵打。

    没错,别看红色部队穷得叮当响,打一场仗每个士兵只发二十发子弹,但迫击炮却还是有的。不说刘浪在哈达铺送了一批迫击炮,就是红色部队自己,从江西出发的时候,打空了炮弹的山炮都舍不得丢,硬生生地用肩扛手提带着几百公斤的那玩意儿跨越了两万五千里,你就知道红色战士们对炮有多重视了。

    这迫击炮,红色部队每个步兵团少则两门,多则四门,比曾经时空中的穿着草鞋戴着草帽扛着枪栓用麻绳拴着的老套筒就出川抗日的川军可是要强得多了。

    拿迫击炮和掷弹筒打,自然是占便宜多了,两种武器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也就是日军的掷弹筒多一些罢了。

    其实,相对于他们的人数来说,河谷里的日军掷弹筒数量其实也挺可怜。

    被团团围在河谷中的有两个步兵中队加上四个辎重联队中队,人数高达2500人。如果按照日军正常装备,一个步兵中队三个步兵小队近200人,按平均每个小队2具掷弹筒一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