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886章 基地的秘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6章 基地的秘密 (第4/5页)

来不及了。他们可没有刘团座这个来自未来的小蝴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火箭弹的研究提出关键性意见。

    小胡子和大胡子对火箭弹的研究在十数年前就开始,但红色北极熊直到1941年才真正将“喀秋莎”投入实战把猝不及防的第三帝国胖揍了一顿,距离他们对火箭弹提出研究性意向到设计成功足足用了二十年之久。小胡子则更慢一些,直到即将战败才推出了自己的火箭弹,不过一推出就是大个儿,能飞行数百公里的V1火箭弹在那个时代很牛叉,可惜已经回天乏术,对战争的结局已经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也就是说,到了1935年年中,经过三年的发展,独立团要塞基地基本已经建设完成,但规划中的装备还未到位。

    不过,这并不是大问题,早在两年前刘浪和山西老汉密谈之后,刘浪就已经将太原兵工厂做为重要的一环嵌入自己庞大的计划中。

    原来想得还是和山西老汉以合作的方式完成要塞基地的武器配置,现在华美公司介入以后,自然就更方便了。

    搬迁而来的太原兵工厂在机床和技术升级之后,独立团要塞基地将会成为首批客户。刘浪在欢迎小洋妞儿的宴席上就已经向华美公司下了订单。

    105口径榴弹炮16门,75山炮和100毫米口径加农炮各30门,性能优于日军70口径步兵炮30门,双联装20毫米机关炮30门,60毫米迫击炮150门,82毫米迫击炮60门,每门炮先期采购基数为500发,同时备用炮管三根。

    当然了,这些炮,也没有说必须都是由已经改名的华美兵工厂生产。做为世界工厂,美国人这个时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