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988章 井陉初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8章 井陉初战 (第2/5页)

线开始冲锋,因为对己方十六门山炮加野炮半小时炮火的自信,鲤登行一甚至都没派出两翼部队吸引中方火力。

    然后,他就遭受到了惩罚。虽然第十七师的山炮营12门75毫米山炮并没有部署到前线给他们支援。但刘团座却是为了增加第十七师在雪花山乏驴岭防御的本钱,悄悄给他们来了6门82毫米迫击炮。

    6门迫击炮加上第十七师原有的6门,总共12门迫击炮全被赵寿山编成一个迫击炮连增强到井陉县城防御阵地上,射程不过2000多米的迫击炮自然是被97团团长李维民给藏得严严实实,提前三天进入井陉县挖掘防御工事的97团早就挖好了足够防御75毫米炮的防炮洞,只要日军不动用105榴弹炮和飞机航弹轰炸,抗个一天还是没问题的。

    见日军步兵开始冲锋,位于前线战壕后方600米地下掩体指挥部的李维民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冷笑一声:“命令,迫击炮连对小鬼子冲锋队形速射五发,然后立刻转移阵地,所有轻重机枪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开火暴露。”

    “嘭嘭。。。。。”随着连续不断的闷响。十余个火球瞬间绽放在日军冲锋队列中。

    距离97团前沿阵地不过400多米猫着腰冲锋的日军队列很稀疏,每隔上六七米才会有一名日军,这样可以防止被中国军队没有被摧毁的机枪火力扫射导致伤亡增加。

    迫击炮一颗炮弹的杀伤半径也不过就是五六米,其实对这样散兵线步兵的杀伤也及其有限。但是,杀伤力有限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杀伤。

    哪怕是单兵素质精良的日军步兵当听到熟悉的中国82口径迫击炮特有的响声就立刻就地卧倒躲避,但飞行速度达到200多米每秒的迫击炮弹随后而至,瞬间就爆起的火球四处飞溅的炮弹钢片不是杀伤最大的主因,而是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