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7章 孤军(3) (第2/6页)
日寇交锋过数场的军队,十七师对于日军这种冒着绿烟的弹种一点儿也不陌生。 毒气弹,是日本人在遇到难以攻克的阵地时经常使用的弹种。在这种中毒者鼻、喉、眼粘膜均有刺激感并伴随前额胀痛症状,高浓度条件下可引起剧烈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最终导致中毒者死亡的恐怖毒气的攻击下,没有防毒面具的守军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戴着防毒面具冲上守军阵地的日军往往只需要向里面丢上一阵手榴弹再用刺刀补刀,中方阵地上就不会再有一个活人。 这是日军用以攻坚的最后手段,但面对没有防毒面具的中国守军,却无往而不利。 其实,年轻的中尉并不知道。在战争的初期阶段,用火炮和飞机基本已经可以节节胜利的日军还没有大量使用毒气。就是在太原保卫战之时,不管是位于晋北的忻口还是晋东的娘子关,侵入华北的日军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于是,开始大量使用毒气弹。 而运抵井陉县城的毒气弹,数量高达五卡车。 这个时期日军所用的毒气弹最为普遍的是一种被称作“红剂”的毒气弹,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染色剂,而是一种可溶于水、可燃、可爆炸的呕吐性毒剂。只不过是欲盖弥彰的日军做贼心虚规避研发的毒气弹的常用名,以颜色指代,红色便是这种呕吐性毒剂的标记色,“红剂“由此得名。 正是在山西之战中日军使用毒气弹尝到了甜头,红剂毒气弹在日军尤其是华北日军中得到了大量应用。现在,还只是开发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