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4章 最后两块拼 (第2/6页)
到150米的射程,命中它脆弱的侧翼和尾部装甲,一样能轻松将其打爆。 也就是说,这款火箭筒或许可能在即将开始的欧洲战场上是个渣,但对于中国战场,足够了。等到范大少在未来将购买的锥形火药专利拿回国,别说小鬼子的小豆丁成渣,就是小鬼子建的那些碉堡,也不能成为保护他们的乌龟壳了。 不过这一次刘浪并没有急着定型火箭筒,对钱伟的要求是就在这个基础上,将美国上尉喜欢的51口径变成60口径,增加火箭弹战斗部炸药重量的同时努力将射程变得更远。 哪怕只是多增加十米,就能有效的减少士兵伤亡。几位步兵少校的想法没错,150米的有效射程,实在是太近了。 与此同时,刘浪还提出了多种弹头概念。火箭筒如果仅仅只是作为破坚单兵武器对于独立团来说实在是太浪费了。就像曾经的时空中大量装备红色部队的40火一样,不仅是做为反坦克武器,还可以做为近距离支援火炮。 也就是说,在前线失去炮兵支援的时候,单兵火箭筒完全可以当一门直瞄型火炮来使用。为此,刘浪把钱伟和负责枪弹类研发的熊真拉到团部进行学术“启发”了一整天。再说白一点儿,就是拿未来的创意对这二位进行填鸭,反正刘浪只负责山寨创意,能不能做出来还得看这几位是不是足够天才。 这一天对两位科技精英来说无疑是大开眼界的一天,同时也是对战争科技类狂人刘团座重新认识的一天。 刘团座对武器的设计建议绝对是超出了这个时代的理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