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1295章 授功(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5章 授功(3) (第4/6页)

管是军旗还是锦旗或者是奖状,那都是自己麾下这支部队的认可,是可以留下来展示给新兵看对新兵进行教育的证明。

    尤其是那个英雄团,英雄营的称呼,对这些主官们来说,吸引力就太大了。而且,他们知道,这种称号,每个师,或许就是一个,总不能喊英雄一团英雄二团吧!

    对于基层军官和士兵来说,自然还是个人军功更吸引他们一些,除了有金子和银子做的军功章以外,竟然还有奖金。如果来个二等功,加上昨晚庆功宴上就宣布的平均每人一百的参战津贴,那可就不少了,对于第十七师这样的,几乎是相当于两年的军饷,而对于第129师这样的,则扎扎实实的。。。。。。算不出来。

    对于绝大部分农民出身也趁着训练和战斗的间隙学认字的这些红色战士们来说,算术,可是一门极难的学科。

    也就独立团的兵还淡定一点儿,毕竟,他们的军饷可是超过中央军,而且还是按时足月发放,每到了年底还有额外两个月的军饷年金。就算是个一等兵,一年也能拿200大洋左右,在川省也算得上是个小富之家,放眼全国包括上海南京武汉这种大城市,这样的年收入也不算太差了,养活全家每个星期吃上一回rou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钱,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最需要的了。他们需要的,是军功。

    经过五年的发展,如今的独立团在后勤和军人保障方面做的越来越好了。拥有军功者,在子女读书和家属安置以及住房待遇上基本已经和尉级军官保持一致,至于说能和校级军官相同的,只能是“英雄”军功章获得者。

    到如今,还没有一个活着的军官和士兵能拥有“英雄”一等军功章,不知道,这次晋东之战会不会因为歼灭日寇甚重而破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