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 齐奥塞斯库的墙角 (第1/3页)
“15亿美元啊。”梁远低声重复了一句。 虽说梁远对pc75稳妥的多,更重要的是当时约定吴淞生产的麦道客机可以返销美国,共和国相当于干来料加工,既能赚钱还能获得技术,生产的还是大型干线客机,无论哪一点都比联邦德国的那个联合开发靠谱。 可惜。没人知道十年后,庞大的麦道公司烟消云散,打算搭便车的共和国被狠狠的坑了一回,炒股炒成了股东,当初花了六、七亿美元买来的麦道客机物料彻底砸在手里,基本处于半废弃状态。 更悲惨的是从1985年以来,共和国在大型干线客机上的努力全部付诸于流水,十五年的光y" />足够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步入老龄。 不过并购了麦道的波音宣布,彻底停止研发原麦道系列客机之后,共和国依旧没停下发展大型客机的步伐。时间进入新世纪。当时领导着共和国航空产业的中航工业公司,以倾国之力搞出了arj21支线客机,并于2008年首飞,直到梁远穿前仍在进行适航取证阶段。 对于大型客机项目原来说。大量的技术人员。大量的资金。大量的时间,这三者只是前提,更重要的是客机开发出来之后。市场的认可才是决定命脉的,以波音在客机领域的强势,类似于音速巡航者或是737600,这种不被市场买账的机型照样夭折或是业绩惨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