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三章 兵败如山倒,遍野大逃亡!(八千字) (第11/14页)
即白起开创的三骑阵。 一个百夫长率三十三个三骑锥,而这也是秦军一直训练的独立搏杀群,而一旁的匈奴骑兵则没有这样的秩序,完全是千百年来不曾变过的原始野战之法,部族军就是一个作战单位,杀到兴起,或者杀到忘我,便会开始各自搏杀。 因而在秦军有意切割下,饶是匈奴飞骑众多,还是被秦军一块块撕裂,而后又一步步蚕食,()等到后面,就算是头曼单于也指挥控制不住全军了,虽匈奴人奋然搏杀忘命,但跟久经沙场的秦军相比,几个回合便立见下风。 除了战阵之优。 秦军之所以能将匈奴这么快切割,还有一长便是兵刃。 匈奴是胡人弯刀,而秦军是阔身长剑,形制各有所长,秦军兵器胜在材质优良,制造精细,而且此时中原的冶炼技术是高出匈奴很多,因而秦军兵器在硬度弹性上都远远优于匈奴的弯刀。 而战场上纵有千军万马大搏杀,刀剑互砍往往多于毙命一击。 而在这漫长厮砍中,秦军兵器的优势,便逐渐显露出来,即便经过长时间鏖战,但兵器却不见摧毁,而匈奴的弯刀此时也近乎半废,根本就提升不了多少战斗力。 凡此等等对比。 两军交战不到一个时辰,高下立见。 匈奴骑兵虽有人数优势,但实则是一盘散沙,在秦军指挥下,被逐渐分割蚕食,而在阵阵厮杀下,弯刀的报毁,更是让匈奴骑兵的劣势越发明显。 与此同时。 在头曼单于还没反应过来之时。 西北方向,突然杀声大起,一股黑色风暴,犹如龙卷风一般,怒潮破岸,汹涌的直逼向匈奴兵群中央的头曼单于大旗。 涉间率领的八万精骑终于赶到了! 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