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3章 两个月 (第2/5页)
已涨了一倍。 从此前的“斗米十五文”,到如今的“斗米三十文”。 “石米三钱”的价格对达官贵族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但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讲却已经是一个很重的负担了。 毕竟粮食每天都要吃,总不是可以节省的开支。 在这种情况下,“蜀州粮价便宜”、“迁去蜀州可以得地得钱”之类的传言自然而然就有了生存空间。 但即便传闻之中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可没几个人真的会拖家带口的跑去蜀州。 这其中的原因想来也不难理解。 第一,除非已经活不下去了,否则大部分人并不愿意背井离乡。 第二,就算蜀州如今再好,但却早晚要陷入战乱之中,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清楚。 第三,还有一个多月便要秋收了。 抱着这三个想法,大宁各地的百姓皆选择咬牙坚持,普遍相信最多两个月后苦日子就会过去。 毕竟那时朝廷大军应该已经杀入奉元,逼得李岐投降求和了。 而蜀州之乱应该也已平息,一个女子自立为王的闹剧就此终结。 还有秋收。 今年虽然战事频起,但天公依旧作美,各地收成应当不错。 到时候这高居不下的粮价肯定便会降下来的...... 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百姓们一个个都勒紧裤腰带,精打细算的计划着该怎么用所剩不多的余钱把这两个月挨过去。 但他们可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两个月后所发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