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_二百一十四 愿为将军破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一十四 愿为将军破之! (第3/4页)

    “愿为将军破之!”

    张温很高兴,点了头,给刘备下达了军令。

    刘备立刻率领本部五千精骑踏上了战场,准备出击。

    在没有完善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时代,骑兵的战术动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部分骑兵都无法像南北朝以后的骑兵那样在马上进行非常灵活的战术动作。

    但是这并不代表骑兵就不能在马上作战了。

    事实上骑兵马具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天才般的发明就完善了马具,而是在长期的作战和不断的试错中一点一点改进而来的。

    这一点刘备观察的非常仔细,他所部的骑兵虽然没有双边马镫和完善的高桥马鞍,但绝非没有上马辅助的马镫,也并非没有用来承载骑兵的马鞍。

    甚至于汉军精锐骑兵使用的马鞍在形状上已经接近高桥马鞍的形状,在功能上也有了直接的前后关系,很明显就是高桥马鞍的直属前辈。

    而这样的马具在骑兵发展的历程中并不少见。

    西汉中后期,随着对匈奴作战的不断发展,汉军骑兵的马具也在不断发展,马鞍这个重要的承载工具也是在不断的完善改进。

    最后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幽州突骑得以大放光彩。

    幽州突骑就是一群能够在战场上展开正儿八经冲阵的战斗骑兵,并非弓骑兵。

    虽然在装备性质上依然属于轻骑兵,可是突骑的存在证明即使在没有完善马具的情况下,熟练的骑兵依然可以靠着自身的马术展开持械冲击,并且对战场局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骑兵的发展并非停滞不前,也并非一蹴而就、完全成型,而是经过了数百年的渐进式发展,出现了不断完备的马具、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