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节 (第5/6页)
这么多的药材,皆是一年生长的普通药材,药商也要不了那么多。就算要,因种植时间短,往来的药商也不可能全给十几文一斤。 可新推行的政策中有规定若是散卖给药商,不得低于十三文一斤,若查出后低价售卖,罚银十文一斤。 这一条是硬性规定。 若是药商真要了,那就是有猫腻的,查一查后震慑也是可以的。 在这些规定之下百姓可自行选择如何那一条外销的路,但最后无疑多为选择送去医馆。 按照低价收购的,六百斤晒到七八成干,还有三百多斤,便是按照四文一斤来算,那也还有个一千三百文左右。 除了每年两百文的地租,还是有个一千文左右的盈余的。 而且租的时候不用先给银钱,衙门也会先垫付药材种子和大豆种子,等到明年统一的时间再收地租和种子钱。 但这地可不是随意租,每户人家限制了两亩荒地开垦。同时也限制一亩地用来种大豆,一亩地用来种植草药。 政策一推行,便有人不看好。 有人说“开垦费时费力,用来种草药,还不如种点粮食来得划算。” 但因着是真真切切的觉得周知县是想为百姓好的,故而也很多人配合。 而且这政策对那些走投无路的人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 这其中最为积极的,莫过于陵水村的村民。 他们是亲眼见道伏家是靠着草药发家的,这政策一出来,如何能让他们不心动? 他们是率先一批去衙门的,摁过手印,画押得二亩荒地开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