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4  (第3/4页)
什么变故拿不出粮来应对,这直接关乎他头顶上的乌纱帽。    就算没变故,你掏人家底子掏超了人家心理预期,哪怕有旨意那也是结怨。    怎么拿捏好这一个度?    这对于进朝堂未满一年,对地方官员还非常陌生的萧迟而言,是个很大的考验。    “舅舅让我拿到存档后,得先估摸一下里头的水分。”    这又是一个坑,没人指点的话,恐怕得摸索多年才能明白其中关窍。    你以为存档上的数字,就等于地方仓真实的储粮量了吗?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谨慎的官员少报一些,临时把粮袋努力多填,应付完户部核查官员后,再把粮食均回来。那他要承受的风险就小些,万一将来突发什么意外,他也有腾挪的余地。    也有些去年年景不好,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反正收缴赋粮缩水的,但他又不想如实上报带累考评影响升迁,于是送完给转运中央的粮赋后,他自己的留存就不足了。    扣扣索索挨过去一年,至于户部核查,可以采用富户借粮之类的法子先应付过去。    上述这些cao作挺常见的,未必就是贪。    当然也有贪的,这些就更需要慎重了,征多点就是掏他命.根子,再征多点露了馅就直接要他的小命了。    说到这里,萧迟不大高兴:“大舅舅特地叮嘱了我,说贪官不是不能揭,但不能在这差事上揭。”    裴月明秒懂,官场也有潜.规则,除非你目的就是打倒一大片,否则在绝大多数人都有猫腻的情况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