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娇_分卷阅读4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4 (第1/4页)

    况,这是国策,事关汉室兴亡,怎么可以以私情来决断?

    汉时,底层统治基础是靠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地主来维持的。

    然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需求,和士族地主、豪强的土地兼并、人口劳力争夺需求是有根本性矛盾的。

    比如朝廷需要核实农户土地,来缴纳田租赋税、服兵役,为战争和国家各种基础设施的基础打底子。

    许多不愿缴纳赋税的农民就会自愿成为豪强的附庸,导致经济上国家和地方抢财政抢不赢,政治上地方豪强依仗部曲众多,对抗中央、对抗君权,给大一统集权国家造成强大离心力和分裂隐患。

    地方对抗中央乃至割据一方叫中央无能为力的例子,古往今来实在太多了。

    所以阿娇在完整地经历了汉武一朝的风云起伏后,非常明白刘彻这样做的原因。

    如何集中国力解除边患?

    如何解决已将国家经济逼上悬崖的贫富分化?

    而又能不动摇社会稳定呢?

    这是悬在汉室头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后人称颂汉武一朝的铁血强盛。却不知道刘彻在内外交困的环境后,只要一步走错,就满盘皆输。

    而无疑是叫后人拍案叫绝的软性强拆,刘彻对彼时三百万钱以上的富可敌国的地方豪强实行举家迁徙。

    三百万,在汉时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今天的亿万富豪,可绝不是欺凌中产阶级。

    汉代财富形式大多是土地、房产,奉旨迁徙的巨富们只得贱卖土地房产。

    但是,全国所有富户都要迁徙,谁来买田呢?

    于是,汉廷出面将千万亩良田低价收购,而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