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三年(回忆结束,附背景补充以及小番外~) (第6/21页)
销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得在上高中之前尽可能地攒钱——尽管有些难以启齿,但谢翎之心底存有一丝微渺的希望,希望老爸能在他们上高中之前回来,让他松口气,哪怕被骂癞皮狗他也认了。 住在亲爹家居然还能住出寄人篱下的滋味,谢翎之很难表述自己此刻的心情。 学费方面不止学校,另外还有他和姝妤的课外班。 姝妤的小提琴刚满十级,已经不用再去上课,她如今也没再报别的课外班……但多少还是要存点钱,万一她以后又有了别的兴趣爱好呢。 至于他自己的散打和格斗。 谢翎之转了转笔,望向窗户外黑黢黢的天空,眉目被夜色染得墨黑。 ——也不能停。 他把课程学费列在纸上,随后笔尖移向下一行。 除去这些基础必要的消费不谈,现在还有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姝妤的药钱和心理咨询费用。 谢翎之写下这一项,静默片刻,起身从客厅拿来装药的医院打包袋,取出收据小票,一张张展平了放到桌面,他盯着上面一排排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费用数目,出神良久。 次日,凭借这几年锻炼出的社交本事,谢翎之在QQ和附近一家中学的几个混混那儿打听到了几个办假证的好手,当晚就去订了几项业务,两天后就拿到了全新全假的证件——证明他已经十六岁和十八岁的身份证各一张,滨江四中和申市某985大学的学生证,学信网证书和成绩单。 靠着十六岁的假身份证和学生证,谢翎之先在另一个离家较远的学区找了两个给小学五年级孩子当家教的兼职,每周风雨无阻地去教课,攒够经验后辞了这两家,换了初中生家庭——初中家教比小学赚得更多些。 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