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共工的咸鱼突刺 (第2/4页)
来,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耐旱耐寒,而且产量贼高。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好吃,其实是古代的民众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吃麦子方法,因为其他的谷物都是煮熟了就能吃,谁能知道你这玩意煮熟了口感这么差,而且谁也想不到把这玩意磨成面粉居然能打开新的美食天地。 只能说,还是外来的谷物花样多。 可以想象,如果百谷拟人化,黍米、粟米和稷米,就像是村口唠嗑吹牛逼的老大爷。 忽然有一天,村口来了一个穿着羊毛衬衫,梳着一头尖尖的芒发,带着一口地道苏美尔外国方言的金色谷物,站在村口,开口就是《苏美尔王表》,闭口就是《乌尔纳姆法典》,绝对能给三个老大爷整的不会了。 这外国谷子,真整的一口地道的“羊文”。 ...... 所以,眼下共工家的粮食还没成熟,帝鸿家的田也没割。 共工这里恢复了一些实例,在家憋了很长时间,虽然粮食还没收获,但是鱼塘里的鱼倒是养了不少,虽然回到了渔猎状态,但好歹能填饱肚子,而且上古先民很早之前就已经会腌鱼,到了夏朝的时候,夏启甚至用腌鱼泡酒来招待那些诸侯。 共工家门口现在全部是挂起来的咸鱼干。 今天本部无事,钓鱼空军,思来想去,不妥,正好最近西王母氏兵锋逼近,该是时候怒龙出山,打她一波。 共工这么想着,召集了首领们,告诉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