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_第117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6章 (第3/4页)

到了何种地步。我想向萧先生请教一件事情。以萧先生的见地,可知自有君王以来,哪朝哪代,最为治世?”

    萧东一怔,口中说道:“圣人书中早已说过,尧舜二帝之时,民风淳朴,四海安宁,是为治世。禹做了天下共主,原本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只是他坏了禅让的规矩,不能善终,颇为可惜。至于文王治周,百姓顺从,距治世最近。但是武王伐纣,虽是以有道灭无道,终有以下克上之嫌,损了文王的名声。至于后来的秦、汉等朝代,虽有一二明君,天下始终纷乱不休。是以若以治世而论,自然首推尧舜二帝。”

    文士笑道:“萧先生果然见识不凡。既然萧先生推荐尧舜二帝,自然知晓尧舜之时,百姓淳朴,不晓得纷争之事。正如老子所说,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文士说到这里,略停了停,对萧东说道:“萧先生,老子这番话的深意,你不会不知道罢?”

    萧东点了点头,道:“圣人之语,萧某却也略知一二。老子论治世,归根到底便四个字,愚民之策。”

    萧东话音方落,文士轻轻一拍桌子,口中说道:“不错。若要天下太平,百姓便不能太过聪明。须得要他们安心居于本土,不晓得利害纷争。如此人人守其责、惧其罪、不思动、敬天畏神,天下可大治矣。可见百姓本不须教化,只不过别有用心之徒,以教化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