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朝做直播_分卷阅读10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6 (第2/4页)

手,离了菊儿巷,一径儿往西华门去了。

    不过才几天,恭亲王就殁了。

    半个京城都能听到哭丧声,连皇上也亲自临丧摘缨,哭至柩前散酒,越日,再越日,直至举殡,仍奉太后临王第恸哭。

    也是过于忧伤,康熙将常祭加祭之事托付于郑亲王,命他悉心料理监造坟茔,建碑事。

    这也是第一次,康熙避居景仁宫,不理朝事,足足三日方才移驾回乾清宫。

    可是在乾清宫没待几日,又说要去畅春园静养,带上太后,出城去了。

    就是苦了文武百官同皇子阿哥们,请个安都得出趟城,更别提一些大事小情需要皇上来决议来的,再晚也得出城请示。

    于是京城内外就出现了这样一道风景,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车马往返于京城内外,城门吏一天到晚啥事不用干,尽吃尘土去了。

    这日,康熙在竹楼里见了一众臣下,大发感慨,道:“养身之道,不是一味给自己的身子强加补品,年少的时候要把根基打好,每日勤加锻炼必不可少,日常起居也要有定数,哪怕觉得自己还年富力强,也不可有丝毫的松懈。”

    这话,康熙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的。想想常宁也才五十岁不到,平时看着多健壮的一个人,一场小病却夺了命。

    哪怕康熙给几个太医治了罪,追根究底还是常宁他自己平时不善保养,每每有个小病小痛就要大补,等真正需要用补品的时候,身子已经完全接受不了了。

    众大臣们围在下边连连称是。

    也是为了加强同蒙古各部的联系,也为了阻隔痘症向塞外蔓延,康熙做了个决定,在热河建行宫,往后都在那儿接见各部亲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