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5章 年味 (第3/5页)
等到陈芳把浆糊准备好之后,父子俩也乐呵呵的拿着对联贴起来。 说起来还是在乡下比较好。这对联一贴,年味就来了。 要是在城市里住那种鸽子笼,顶破天也只能在门口贴两封对联,还不能太大,不然的话放不下。 可要是在乡下,除了大门要贴,院子门要贴,后门要贴,什么猪圈、鸡圈、厕所厨房五花八门的都要贴上合适的对联,到处都能看到过年的元素。 三下五除二的将对联贴好之后,那就要开始准备这一顿年夜饭了。 年夜饭的名字虽然带个夜字,可是在杨村乃至新永县的众多人们,这一顿饭的时间其实是放在下午。 原因就是以前的时候,农村大部分家庭没有电,点不起灯,只能是在下午天亮的时候吃这一顿弥足珍贵的年夜饭,现在虽然有电了,可这个习惯,还是在杨村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去。 除此之外,除夕还有很多习俗,例如吃饭之前,要点香端饭去敬灶神,敬土地司命等等一些神明;同时在年夜饭前,晚上睡觉前,不管家庭条件好不好,都得买上一封爆竹来打…… 可以说,正是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习俗,让人们格外感觉到过年与普通认识的不一样。 正是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不绝于耳的爆竹烟花声,才有那种让人念念不舍的年味。 这一回过年,在杨建光的执意要求之下,同时也是的确家庭条件变得更好了,父母买了不少好菜去做这一顿年夜饭。 不多会,满满一大桌子菜便已经端到了杨建光的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