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章《离神赋》 (第2/4页)
一个‘思无邪’,也就是‘乐而不yin’。 眼下这个考题‘发乎情止乎礼藏于心’,便是后世儒门对于圣人这个思想主张的一种衍生。 意思是说:滋生情意爱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逾越礼法伦纲的界限, 一旦超出了伦理的范围就要停下来,绝对不能苟合, 就算喜欢的要死要活也要藏在心里。 简而言之, 就是儒家的中庸克制之道。 对此,赵戎一时间思绪万千。 他不禁想起了前世比较熟悉的登徒子好色赋,这篇文赋中提及了三种人, 对应三种对待男女关系的态度。 分别是女人皆爱的登徒子;清高守节的宋玉;好色却守礼的秦章华大夫。 虽然这篇文赋里面的登徒子有被诬陷为好色之徒的嫌疑,说他喜欢臭妻就是好色属实牵强,但并不难看出文赋作者真正想要借此表达的意思: 以第二种清高守礼的君子自居,抨击第一种好色滥情之徒,同时却是暗暗赞同推崇第三种的‘发乎情止于礼’。 这种态度符合人性,也合乎圣人‘乐而不yin’的礼制主张。 与眼下这道诗赋考题,倒是与赵戎记忆里这篇名赋有些绝妙的契合。 总考生皆安静答题的考场内,赵戎沉思了会儿。 显然,这一次他准备做一篇文赋,并不准备做诗词。 入品诗词固然能稳健的一锤定音,但是他有些腻了。 赵戎觉得挺索然无味。 得益于眼下恶蛟激活心湖的状态,前世的记忆与知识储备在他脑海可以任意回忆取用。 他这次决定试试在士子先生间流行的文赋,这也是诗赋艺的主流文体,影响力犹胜重文采天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