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0章 学府学子心 (第2/5页)
在这种集体意志的关注下,就算是吏部,也要思量一下影响,不得不有所妥协,最后渐成俗定。 凡此种种,都注定国子监的特殊地位,这种地位,又反过去影响士林,被很多大儒、宗师所看重,于是时常就能看到,不少学说派别的大儒,会透过弟子门人、亲朋好友等关系,来国子监讲学,他们需要的,正是将自家学说的烙印,留在国子监中,以期日后监生为官,影响行政力量,促进学说的流传。 这本就是互惠互利之事,大儒、宗师需要监生传学,而监生也由此得以受到顶尖大儒的教诲、熏陶,反过去使得国子监对士子、学子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当然,这也不全是好事。 平日里,国子监就充斥着官场、学术等交融的气氛,和寻常的学府、书院不同,不似官场那般污秽,但终究多了些琐碎心机。在国战开始之后,其中气氛又有所变化,平时讨论的话题,也从单纯的学术之争,变成了对国战局势的猜测和争论。 和朝廷一样,国子监的监生们,对这次的国战,也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此战太过突然,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但既然开始,就该支持; 有的本就对朝政有不少看法,认为内尚未安定,何谈攘外?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支持; 自江南而来的监生们,则觉得大瑞安稳几十年,国泰民安,不应轻起战端,徒耗钱粮不说,说不定还会将好不容易开创的安稳世道,给毁于一旦。 不过,江南监生的主张,却被来自北方的监生们嗤之以鼻,这些监生的家乡,时刻受到战争威胁,每年都有胡人寇关入内,劫掠一番,对北邻可谓是深恶痛绝,所以一听国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