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第3/5页)
生却是面色尴尬。 这时,又见方子延出面道:“这是壮士你眼界不同了,在下听说各位都是难得的勇士,曾与小王子一同征战,又去过京城,见识了大瑞的物华天宝,心境蜕变,自然有慑人之势。” 他先是恭维了沼人一番,却不落大瑞之格,接着话锋一转:“我等读书,也须步步拾阶,只要心头有志,未尝没有登朝拜相的机会,到时又是另外一番气象了。” 这话暗指读书人不是害怕沼人,而是松高苏等人见识不凡,气势凌驾其上,等日后读书人当了官,有了自己的气势,就会不同了,可谓不卑不亢。 这话一出,诸儒生气势回潮,感觉找回了场子,腰杆挺直了一些。 “正是地位不同,气势不同,壮士能领一军,我们现在比不过,不过日后金榜题名,就是另外一副光景了,正是气势和运势有了变化。” “不错,拾阶而上,十年苦读,现在成了秀才,位格已经有了变化,与农人、布衣相比,更胜一筹的。” “罗兄,你也真是会比,布衣农人整日里蝇营狗苟,你拿咱们和农夫比,有辱斯文,太不恰当了。” “我等日日苦读,是为了能让亲眷族人能脱离贫苦,不再做贫苦农活。” “说得好!志向远大!不过,你我日后为官,良田成顷,还是要善待佣农,让他们安心劳作。” 他们这是拿出农夫来作对比、佐证,借此抬高自身,找回场面,儒生中虽不乏贫贱之家读出来的秀才,可听了这话,有的出声附和,有的默然不语,没人出言反驳。 松高苏也不愿输阵,笑道:“你们中原的农夫,确实没用,只要一个冲锋,就作鸟兽散,逃不及的被抓后,也只是求饶,骨头太软。” “山野村夫,不知圣贤教化,算不得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