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6章 吾道不孤也! (第2/5页)
,意思是说,无论什么身份,只要递上拜师挚礼,至圣先师就会加以教诲。 这一句话,从前也被常常拿出,都是为了说明至圣先师有教无类,但邱言在策论中引用,却是为了扣住主题——利! 他在文中明确提出,至圣先师收受挚礼的行为,也是利益交换的一种,但他老人家没有因此忌讳,而是堂堂正正的说出来。 “这是曲解圣人之意!包藏祸心!” 这样的解释,自然不能被一般儒者接受,胡用和罗中杰虽是官员,但都是读圣贤书出身的,当然反应巨大,何况胡用刚刚才用至圣先师的“义与利”来加以指责,音犹在耳,那考卷上立刻也用了句至圣先师的话,来证明自身的观点,一前一后,让胡用生出一种被人看透了心思的感觉,在王甫面前丢脸,好像有个巴掌扇在脸上,他如何能够忍受? 立刻就给考卷作者扣了曲解圣意的名头。 “先别忙着否定,你们继续往下面看。”这时候,王甫终于看了两人一眼,脸含笑意,指了指那策论一章,“我等乃是朝廷命官,不是做学问的学究,关键是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 有瑞以来,儒家学说越发繁杂,各个学派此起彼伏,种种学术观点堪称南辕北辙,但个个都正宗,都会用经史典籍中的话语,来证明自家观点,有时相同的一句典籍话语,会被人以不同角度、不同诠译,表达出截然不同的含义。 世人便有“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之说,虽有夸大之嫌,却描述出了当前的学术现象,毕竟先贤构建的人道秩序,本是种概念,又或是种指导思想,不涉及具体的事情、事物,如何展现、理解,要看执行秩序之人的做法。 王甫这一发话,本想开口的罗中杰,立时将口中话语咽下,而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