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8章 皇与相有歧,财与器释力 (第2/5页)
土,重现天朝万国来朝的局面。 与之相比,王甫的看法则又不相同,这位新法的掌舵人认为,“国之大政在农兵,以农事为急,不可在兵事之后”。 进而发展出一个观点,即财政是一切的基础,国朝的财政局面如果能够改变,那兵将问题自然能够有所改观。 在他看来,大瑞的主要问题,不在积弱,而是积贫,后者是因,前者是果。 王甫曾言“前代兴王知不废农事,乃能并天下”,是以他施行新法的步骤,是先着重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经济,增加社会财富,等国家富足了,军事自然强盛。 这个过程,无疑是个漫长过程,和李坤迫切改变积弱局面的目的并不统一,只是当今之世,有志变法,又足以坐镇中枢,不惧其他重臣攻讦之人,唯有王甫。 李坤没有选择,便顺着王甫性子,一步一步变法,但毕竟要施加影响,所以在市易法等新法尚未正式施行时,就开始考虑兵制改革了,也催着王甫尽快施行,与其他新法并列。 只是皇帝的这种想法,难免要受到抵制,无论新党旧党,都知兵家不可轻动,不然就是天下大乱的局面,所以,没有多少人应和,更无人递来切实可行的方案。 若非新党新晋几人,想借兵制革新之机,将手伸进军队,李坤的这个想法根本别想拿出来,更不要说被放到殿试上,成为考题了。 皇帝看似尊贵,一言能定人生死,但归根结底,这个地位的权力,来自于治下众人,一旦满朝官僚联合起来,便是皇帝也要被架空。 皇帝接触的是官,而真正治理天下的则是官与吏。 臣对皇帝,不管当面时表现的多么恭敬,一旦涉及到利益,少不了一番争论,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