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无 (第4/5页)
她感觉,黄昏有点变了,变得有点让人无法捉摸。不过,也可以理解,好象商人都是这个样子的。 一大早,黄昏还没起床就接到一个电话“喂”了半天。才听出是杨柳地声音。那个大学文学社的女社长。 杨柳在电话里说:“有空吗?快出来,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什么事情这么紧急,大姐,我还在睡觉。”黄昏有点不高兴。 “起来吧,好事情。”杨柳的声音有点兴奋:“你那首诗被诗刊看上了,准备发表。而且是首页。现在,诗刊的编辑想见见你,商量一下修改的事情。” “靠!”黄昏不禁骂出声来:“这诗还需要修改吗?奶奶的,这个狗屁编辑也未免太自大了点。”他本身对诗歌没什么认识。且不说舒婷这首致橡树本身就非常完美,增一寸则肥,减一分则瘦。就算另外拿一首非常垃圾的现代诗让黄昏修改,他也无从下笔。总不可能让他先写一段话下来,然后再猛敲回车键,把它拆成几行。那样,写诗也太简单了点吧? 不过,一见到那个编辑,黄昏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人家根本就没叫黄昏修改那首诗。实在是杨柳带错了话。 诗刊社原来在沙滩,后来迁移到虎坊桥。是一栋有点古旧的建筑物。青砖碧瓦,估计是民国时期地产物? 黄昏的责任编辑是一个大约五十来岁的小老头,说起话来带着痰音,中气十分微弱。黄昏和他说了半天话,耳朵都听尖了,他不禁有点后悔“老子一大早懒觉不睡,跑过来听这糟老头说废话究竟是为什么,难道是为了二三十块钱的稿费?真是糊涂了!” “我叫柳青青。”老人自我介绍,然后又给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了一大串头衔。什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会员、现代诗歌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朝阳区政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