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5章 解决 (第2/9页)
),只不过其形制稍有不同内涵较为宽泛。但从其源流、功能、性质等进行考查。铁券是勋章的雏形。铁券镌刻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记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业绩;三、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关法律。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当然,实际上【丹书铁券】不一定有免死效用。一般仅是赐予官爵、邑地。像那种认为【丹书铁券】就可以免死的想法,是有误的。 特别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丹书铁券】更像是拿来防身护家用的。 群臣们之所以惊奇,并非是他们没听见过【丹书铁券】这回事。在大唐国建立初期,李渊就有颁发【丹书铁券】,像唐俭,裴寂,窦威,刘弘基等一干肱骨之臣都有。而像那些隋朝降臣,降将肯定不会有这个荣誉。那些后面加入大唐国的肯定也不会有这荣誉。 而魏征作为相当后面才加入大唐这个集体,却能够迎头追上,获得【丹书铁券】,这怎能让群臣不诧异,嫉妒? 当然。还是有不少人替魏征高兴的。 不过,李建成接下来的话,不仅让这些嫉妒的大臣们雪上加霜,就连裴寂等一干肱骨之臣也大跌眼镜,心中或还升起丝丝的嫉妒之情。 “儿臣以为,此【丹书铁券】上需写明若魏家只要没有犯上作乱的行为发生。即可免除一切罪罚,且其子孙亦可享有同等荣誉。只要我大唐在一日,魏家就可享长盛不衰。” “太子殿下,依律法若无爵位,【丹书铁券】好像无法传给其子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