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六章.海事的构想. (第2/6页)
有三万海军、上千海船,实力之雄厚,让人触目惊心。 在赵俊臣所熟知的那段历史中,因为清军入关的缘故,郑芝龙被困在北京城之中,虽是表态愿意归降,但最终依然是难逃一死——这也是郑家后人坚定抗清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大程度上,郑成功的诸般后世成就,就是因为郑芝龙留给他的家底极为丰厚的缘故。 但在这个历史时空之中,因为崇祯皇帝的能力更强、而且小冰河时期延后的关系,明朝勉强延续了下来,清军依然是龟缩在山海关之外,所以郑芝龙也就没有死于清朝之手,他依然是东亚海域的霸王级别人物。 甚至于,就连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人的功绩,也落在了郑芝龙的头上。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赵俊臣所熟知的那段历史之中,郑芝龙被清朝杀害之前,就已经占领了台湾的大部分地区,台湾境内的汉人移民数量也占据了绝对多数,距离彻底控制台湾只是相差几步之遥罢了。 最终,因为郑芝龙收复台湾的功绩,他还被崇祯皇帝封为了安南伯! 这个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却是要比赵俊臣即将要受封的“不世新成伯”值钱得多。 但通过郑芝龙在这两段不同历史中的表现,就大致可以展现出他的性格为人了。 这是一个强人,也是一位枭雄,而且他割据一方,对明朝并不是那么忠心。 实际上,即使是受到明朝诏安之后,郑芝龙也一直是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明朝并没有能力节制郑芝龙的庞大私人海军,等到郑芝龙收复了台湾之后,台湾的百姓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