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1章.逼迫(一). (第7/10页)
无表情,也没有回应赵俊臣的赞叹,只是静静等待着赵俊臣的最终答案,甚至没有好奇赵俊臣所指的另一个能与自己相并肩的年轻人究竟是谁。 见到江正的这般表现,赵俊臣似乎是觉得有些无趣,不由是轻轻摇头。 然后,赵俊臣询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问道:“你这些年来,一直追随杨大儒研习律学,那么在你看来,律学的最大作用为何?是稳固江山?还是造福百姓?” 江正目光一闪,思索片刻后,答道:“学生追随老师多年以来,老师他曾反复说过,朝廷律令的作用乃是规范朝野各方的行为,本身并无稳固江山或是造福百姓的作用,但朝廷法令又有‘善法’与‘恶法’之别,所谓‘恶法’就是确保少数权贵的利益,而所谓‘善法’则是确保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依学生的看法,‘善法’是可以稳固江山、造福百姓的。” 以江正的聪慧,自然是听明白了赵俊臣的言下之意。 所谓“稳固江山”,就是忠于大明,也就是忠于皇帝;所谓“造福百姓”,则是忠于天下、忠于民心;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谓是天差地远。 而赵俊臣的这般询问,其实就是让江正做出选择——若是赵俊臣将来能比德庆皇帝更多造福百姓,也代表了更多天下人的利益,那么江正本人究竟是忠于德庆皇帝?还是忠于赵俊臣? 江正的回答看似是模凌两可,但实际上则是表示他从杨洵那里所学到的理念之中,并无“忠君”这一点,至于他将来究竟要不要完全忠于赵俊臣,则要看赵俊臣究竟是代表“善法”还是代表“恶法”了。 听到江正的这般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