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1章.辩法. (第2/8页)
专心探讨学术的样子。 在杨洵的注视之下,赵俊臣也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在晚辈看来,朝野稳定、百姓安生大于一切,朝廷法令乃是官民行事之际的优先准则,更还是治世牧民的最重要支柱!” 杨洵顿时是面色一变,他当然能听懂赵俊臣的言中深意。 两人的论点,看似是极为相近,但实际上则是拥有极大差别。 在杨洵看来,朝廷法令大于一切,因为完全且又公正的法律一旦是顺利执行,就代表着朝野稳定、百姓安生; 而赵俊臣则是说朝野稳定、百姓安生大于一切,也就意味着赵俊臣认为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就算是朝廷法令完善且又公正,并且还能顺利执行,也并不意味着朝野稳定、百姓安生。 在杨洵看来,朝廷法令乃是官民行事的唯一准则,也就是说任何事情都要遵守法令,但赵俊臣则是认为朝廷法令乃是官民行事的优先准则,这就意味着官民做事的准则并不止一条,特殊情况下完全可以无视朝廷法令的。 在杨洵看来,朝廷法令乃是治世牧民的根基,而根基是不可或缺的,房子没了根基就会立刻倒塌,而赵俊臣则是认为朝廷法令乃是治世牧民的重要支柱,房子失去支柱之后固然会变成危房,但未必就会立刻倒塌。 想明白了这些不同之后,杨洵也就想明白了赵俊臣的大致理念。 显然,在赵俊臣的眼里,朝廷法令只是一种必要手段,这种手段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军事战争、民心控制等等手段相比,并没有更高的优先级,虽然不可或缺,但也不是独一无二。 于是,杨洵当即就摇头否认道:“老夫这十年以来一直居于云贵,已是认清了云贵境内的乱象不断,就是因为法令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的缘故,只要是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