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7章.逼迫(七). (第4/8页)
之争才会是持续百年也没有结论。 虽然,张敦实际上只想要兼并百姓土地,但并不妨碍他表面上为了百姓福祉而大声疾呼。 而就在百官们因为各自利益而争论不休之际,德庆皇帝也觉得不胜其烦。 自从德庆皇帝登基至今以来,河漕与海漕之争已经反复出现了七八次,每次都是争议良久,但每次都不会有任何结果。 对于德庆皇帝本身而言,他其实是倾向于河漕的,不仅是因为德庆皇帝本身就在利用河漕现状汲取各种利益,也是因为德庆皇帝的执政方针一向是以稳定为主,除非是有明确的利益好处,所以德庆皇帝并不喜欢看到太多变化。 对于执政者而言,所谓“变化”其实就意味着变数与混乱。 于是,德庆皇帝的目光终于是转向了赵俊臣。 在德庆皇帝看来,赵俊臣无疑是满朝百官之中最善于算账的人,若是赵俊臣认为海漕之事对朝廷而言获益更大,德庆皇帝也许就会改变想法,但若是赵俊臣认为海漕的收益不大,那么德庆皇帝也就会继续抗拒海漕之事——在这方面,德庆皇帝还是很信任赵俊臣的。 然而,当德庆皇帝把注意力转移向赵俊臣之后,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件事情。 赵俊臣这一天自从上朝以来,就一直是沉默低调,所以“赵党”众位官员也就皆是没有站出来表态! 要知道,“赵党”众人的利益也同样是与漕运之事息息相关,有人因为漕运现状而受益,也有人因为漕运现状而受损,但偏偏没有任何一位“赵党”官员趁机站出来表明态度、为自己与家族争取利益。 显而易见,所有“赵党”官员皆是静静等着赵俊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