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八章.传业授道解惑. (第2/8页)
俊臣如今已是入阁辅政,但名义上依然监管着户部。 所以,赵俊臣为了以防万一,就必须要竭尽所能的为朝廷积蓄存粮,否则迟早都会栽跟头。 其三,则是赵俊臣的人望太差,即使是那些看似是唯赵俊臣马首是瞻的“赵党”官员,本质上也只是利用赵俊臣的权势为自己敛财罢了,也就是说赵俊臣并没有真正的人望,顺风顺水的时候还好,一旦是遇到稍大一些的挫折,或许就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并没有多少人是真心实意、不离不弃的追随赵俊臣。 若是这般局面不能改变的话,赵俊臣未来发展的容错率就会越来越低,只要是跌倒一次就是万劫不复的局面。 当然,这些观点皆只是赵山才的一家之言,他并不了解赵俊臣隐藏在暗中的那些布置,许多情况到了今日也早就时移世易了。 但不得不说,这些建议依然是有许多可取之处,也确实是影响了赵俊臣的许多决策 至少,朱和堉最初看到这些建议的时候,就觉得这些建议对于赵俊臣有大益处。 不过,朱和堉刚开始的时候想法尚浅,只是赞叹这些建议的巧妙,但如今再看里面的内容,尤其是看到这封遗书密信之中的最后一条建议,也终于是发现了蹊跷之处。 这一条建议,既是异常巧妙、也是大胆至极! 说它异常巧妙,乃是因为这条建议完美结合了花钱、攒粮、养望这三方面的要求; 说它大胆至极,则是因为这条建议完全违背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明文祖制! 这条建议就是,让赵俊臣当众向德庆皇帝请旨,为百官涨俸! 这样一来,国库支出必将是大幅增涨,赵俊臣也就会再次变得不可或缺;百官得到了实惠之后,必将会感激赵俊臣的提议,赵俊臣的朝堂声望也会大幅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