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二章 非凡象征和居家女人 (第2/5页)
是让他老怀甚慰啊。 安迪的奶奶作为大学教授,学者,比其他人更加明白《新闻周刊》所代表的的价值和意义。 长久以来,《新闻周刊》就是美国价值观的输出者与制造者。越了解它,自然也就越加的激动,这可比自己孙子当时收购《纽约观察家》时更加的让她开心激动了,意义非凡。 伸出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的手紧紧攥住安迪的手,脸上带着无比慈爱的笑容,拍着他的手背说道:“好啊,孩子,做的好!” 安迪看着奶奶脸上的激动神情,不由的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他知道家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会很震惊,开心,但没想到自己奶奶也会为此而变得情绪激动。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端起酒杯,一口喝掉杯中的红酒,紧紧抓着安迪的手,微眯着双眼,似是在追忆。 “那是在1963年,那年我28岁,刚生下你爸爸,我记得很清楚,是它发动40名记者,采访了1200多名黑人,出版了特刊《黑人在美国》,以美国黑人之口控诉了种族隔离制度,引发全国范围的民QUAN旋风,促成美国国会1964年颁布《民QUAN法案》。 到了1967年,又是它的报道《达苏的感恩节》和随文配发的美军累累尸骸的照片,第一次让美国主流公众意识到,越NAN战争是个惨重的失败。。。。。。” 一家人就这样静静的听着安迪奶奶讲述着她记忆中《新闻周刊》曾经引起过巨大反响的新闻报道,犹如翻开了历史画卷一般,讲述着因战而导致整个价值观念崩塌再形成的年代. 许许多多的信仰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