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9章:真龙无声立我前、玄组白玉、留置天渊 (第3/4页)
试沈渊写得倒是酣畅淋漓,万历皇帝看得也是心动神驰,倒是把周围的一圈人看得胆战心惊! 在这之后就是抄写弥封,考官批阅……沈渊的卷子抄不抄其实根本没任何意义,他那一大叠子考卷谁还能看不出来?都赶上砖头那么厚了! …… 这次考完了殿试,沈渊这边倒是无事一身轻,只管回去等着发榜就行。 可是阅卷的考官那边却是完全轻松不下来,他们品评考生的策论,正是忙得不可开交之际。 对于沈渊的策论,这些人的心情也很复杂。因为大明朝的官员并非没有骨气,在大明中后期,甚至很多朝臣以敢于犯上直言为荣。 甚至被天子用廷杖惩罚,还成了一种荣誉,以至于好多人都故意这么干,这种行径被人称为“骗廷杖”。 只要官员弄点什么事儿,出来指责天子一通,然后被天子一顿暴打。这名朝臣的声誉立刻就上来了,由此也获得了正直敢言、耿直忠正的名声。 所以这次在殿试时,天子表现出对沈渊的看重,并不能直接影响这些考官,把沈渊列为第一。 甚至沈渊这篇文章若是做得稍稍差一点,还有可能被人故意弄下去,表示他们绝不谄媚天子的铮铮铁骨……可是在看卷子之前,他们确实是这么想的,等看了之后这些人就傻眼了! 要说到那个翰林院的词臣也就罢了,可是排名第一的那位副考官,却是个阁臣。 要在大明朝成为阁臣,一般路线都很清晰。先是得出身清贵,也就是正途科考上来的底子,然后就是翰林院为官……这就代表着此人的文章和学识过人。 在这之后还要外放到地方做过几任,表示他曾经有过治理地方的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