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8 (第3/4页)
开春后,容衍就紧锣密鼓地准备南河河底清除淤泥的事情了。 南河是大河,每年夏至,河水都会暴涨,稍有不慎,就会有洪水决堤的危险,淹害百姓。 所以淤泥需得尽早清除,最好把河道也拓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然而这话说得轻松,不过上下嘴皮子一碰,落实到实际cao作中,才知道其中艰辛。 人力,物力,财力,哪一样都耗费巨大。时间都还好说,只要前者到位,时间都可以大幅度缩短。 这样大的事,自然要给朝廷报备。 容衍不知道,他这封奏折传入京城,无异于冷水入油锅,炸翻天了。 南河郡那是什么地方,临靠南河,水陆要地,来来往往的运货船只数不胜数,这一道道商税收下来,那笔钱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还有朝廷每年拨下,修复南河的巨款,以及各种不能见光的孝敬。 那在某些人眼中,无异于一个明晃晃的聚宝盆。 之前容衍纵容百姓杀害贪官恶吏,他们理亏,忍了。 后来容衍迟迟在南河郡不回京,看在太子得利的份上,他们也忍了。 但现在,看容衍的架势,不但想在南河郡长驻,还想大刀阔斧改革啊。 这特么能忍? 那是断他们财路!!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那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一时间,各种各样弹劾容衍的奏折堆到了明玄帝面前。 明玄帝随便打开一本,就看到上面洋洋洒洒罗列着容衍的几十条罪状,不知道的,还以为容衍是什么丧尽天良的恶人。 其中一条,就是容衍在南河郡修改斤数,有的地方,一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