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_第1106章 抓大鱼和抓虾米的区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6章 抓大鱼和抓虾米的区别 (第4/5页)

实名举报,绕的圈子越小越好。每增加一个“中转”环节,就增加一分风险,搞不好信件还没有转到督察局这边,在中途就“蒸发”了。

    这样的情形,不胜枚举。

    说起来,有点脱裤子放屁的味道了。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这个问题,暂时不必纠结。关键是信件的内容,是否真实可信。”

    这些信件由刘伟东亲手交到他手里,而且明白无误地告诉他,刘成胜也已经看过的。刘伟鸿纵算心中也有所疑虑,觉得这中间或许还有些其他的原因,却也不方便在这里当众说出来。

    胡彦博轻笑一声,没有吭声。他也总觉得这中间有文章,甚至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只是以刘伟鸿的脑子,他不可能想不到。既然刘伟鸿不愿意就此继续讨论,胡彦博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了。

    贺竞强可不是普通的地级市市长,他是老贺家最看重的第三代接班人,在整个京师豪门世家子弟之中,一贯被誉为最杰出者之一。现在,却有人将贺竞强当作了“一盘菜”,郑而重之地端到了另一个最杰出世家子弟刘伟鸿的案头,恭请刘局长“品尝”。要说其中没有任何玄机,胡彦博肯定不信。胡彦博甚至从中嗅到了某种阴谋的气息。

    柳齐说道:“要想知道信件的内容是否真实可信,唯一的办法,只有实地调查考察了。”

    柳齐说得很谨慎,一边说一边观察刘伟鸿的脸色。这个事件,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不可谓不敏感了。现任中组部长的侄儿,东南军区司令员的儿子,要去调查新任黄海省委书记的贺太平的儿子,绝不是那么简单的。柳齐也能猜测到其中蕴藏的巨大风险。不过撇开这些不谈,“实名举报必查”乃是督察局定下来的规则,不能因为被调查对象是贺竞强而加以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